특화콘텐츠
  • 특화콘텐츠
  • 서원향교지
  • 봉강서원지(鳳崗書院誌)
  • 卷之二
  • 良僖公忘牛堂李先生行狀

봉강서원지(鳳崗書院誌) / 卷之二

자료ID HIKS_OB_F1039-01-231130.0003.TXT.0001
良僖公忘牛堂李先生行狀
公諱芳幹我
太祖高皇帝第四男 神懿高皇后韓氏以至正甲辰七月二日
寔誕公于咸興歸州洞之第公仕麗朝官至少尹洪武戊辰 太
祖以侍中受右軍都摠節鉞師至威島仗義回軍化家爲國以公
翊贊功封爲懷安君而錄勳籍及 太祖御極遂加公大君號時
太祖大王威望日盛謳歌咸歸而公以虞中延陵之所處微諷其
意者屢及 太宗受禪之際有朴苞之獄而公爲飛語所橫罹三
司交章請削於 璿籍及勳錄 太宗屢下恩敎必欲全保而爲
延臣爭執竟竄免山公以系出全州自願移配未幾 太宗不任
鴒原之情 特命賜環公不肯歸屢召及强行至恩津病革卒于
旅舍寔永樂庚子三月九日也訃聞于 朝 太宗慟悼掇膳停
朝市三日 命復官爵 遣禮官弔祭致賻又遣地師三人禮窆
于全之府東龍進面法史山負乙原 太宗之天顯悌友不廢懿
親之德意載在獻陵誌 宣祖丁未公之玄孫愈上言請入 璿
譜 宣廟敎曰懷安子孫卽我 太祖璿枝今日之君臣當以
太祖之心爲心思想當時必不過不自謹愼于今百年之後使其
子孫流落不保決非 列聖之意也處分當日太虛之浮雲也事
旣過矣天體自然何嘗有跡今日之許錄乃所以仰體 太祖之
心恭奉 列聖之意行其所未遑而已其令禮曹議 啓禮曹啓
曰議于大臣則鵝城府院君臣李山海完平府院君臣李元翼領
中樞府事臣李德馨鰲城府院君臣李恒福行判中樞府事臣尹
承勳知中樞府事臣沈喜壽領議政臣柳永慶行中樞府事臣奇
自獻左議政臣許頊右議政臣韓應寅以爲 聖敎之意卽天地
發生之仁臣不敢更容他議依回 啓施行伏惟 上栽何如遂
允廷議仍 命設校正廳卽爲許錄於 璿譜復其子孫君號公
之長男義寧君【孟衆】子【溫】 贈永平正子【克宗】 贈完南副正子
【世亨】 贈效力副尉二男昌寧君【泰】子【栢】 贈德林正次【檜】 贈
湖山正德林子【長孫】 贈瑞寧副正子【愈】迪城副尉次【峻】效力副
尉湖山子【哲顯】訓義副正 肅廟庚申因 璿源錄釐正廳稟
啓 命議大臣則領議政【臣】金壽恒左議政【臣】閔鼎重右議政【臣】
鄭知和以爲考諸 獻陵誌文有云不廢懿親而 宣祖大王又
以爲 特命許錄所以恭奉 列聖之意爲 敎則到今仰體
太宗之德 宣廟之明敎特許載錄恐不違尊祖合族之道遂
如例入錄又於丙戌因公之十世孫縣監【東弼】上言 贈善金城
君仲窘金山君卽公三四男金城子【衡】 贈長山正子【思文】 贈
完源副正次【思安】 贈完溪副正次【思訥】 贈完安副正金山子
【芬】 贈定安正子【枝茂】 贈靑城副正次【阿全】 贈定平正子
【銀孫】贈赤城副正次【謁山】 贈南岳副正次【阿全】 贈南溪副正
次【明孫】 贈南昌副正竝追 贈焉公才兼文武而孝悌根天地
居尊顯而退讓爲心承意順志之行因心則友之德蓋不待勉强
而得於性分者然也自遭罪謫以後日夜泣血追訟愆尤屛跡杜
門不與人接日飮無何時復北揮涕只恨候班之久曠每撫窮自
悼曰此身之復見天日生死肉骨豈非我 聖上孔懷之盛德至
意耶一縷未泯之前但當悔過自新而已居處食飮務從菲簿惟
以苟全性命檢身飭行尤加於前見者莫不歎服公且以 上王
昇遐之時不得奔哭爲沒身之痛生前誓不復渡漢水遺敎子孫
仍居於鄕 宥還至半途亦非本意也車雲巖原頫爲鄭道傳咸
傳霖所誣陷被殺公聞之不覺失聲長慟適與農夫飮于田舍却
忘其騎去之牛而歸時人謂之忘牛子謹按雲巖雪寃錄有云不
啻投燈擊案人之感慨亦有忘牛破醪公之恨哀蓋投登者冶隱
吉再也擊案者石磵趙云仡也破醪者石灘李養中也夫投登也
擊案也破醪也皆出於傷憐車雲巖之意而蓋與公忘牛之擧一
般也故曰公以己之所懷傷原頫之冒昧不勝其喪心而自慟語
在成三問奉 敎註雪寃錄中噫公貴介也得與數子者列爲聞
人傳於信史若使公非其處地而遊於布衣間則亦必無此遭罹
而所成就豈易量哉不然作雪寃錄者豈肯與數子者竝稱而採
入放失舊聞於奉 敎文字中耶其錄之也註之也在公無甚輕
重而公之平生所存亦足以觀其一端矣嗚乎蹟公平生勳德之
崇廣也志行之卓異也宜有天之所報施而生焉而遭罹非常歿
焉而雲仍零替倘所謂天道是耶非耶雖然 列聖朝憫其寃鬱
愈久而愈伸許錄 璿譜有 宣祖繼述之 敎追爵曾玄有
肅廟合族之 恩此莫非前 聖後 聖睦親敦宗之一揆而公
之齎恨於九原者於是乎殆無餘憾則亦豈曰天道之終然無徵
乎 配驪興閔氏判書 贈贊成事璿女生一男卽義寧繼配密
陽黃氏判書亨女生一男二女男卽昌寧繼配金浦琴氏正郞仁
排女生二男卽金城金山女長適縣令趙愼言次適郡守李大成
孫曾玄見上義寧之後今居義城昌寧之後今居瑞山金城金山
之後今居全州義寧五世孫【恭】監察昌寧六世孫【希春】行奉事九
世孫【珪】行監察【璿】行司果聖遵 贈判書十世孫【斗】 行監察金
城九世孫【枝興】 贈承旨十世孫【東弼】行縣監【玹】行正郞金山九
世孫【天機】行佐郞各派雲仍其麗寔繁不得盡記公之十二世孫
全州【啓完】十三世孫瑞山【相楫】一日袖其家乘來言於不佞曰吾
先祖雖有所遭於當時官爵之復旣下於 特恩葬埋之禮又出
於 優渥 璿譜之還錄也子孫之追封也 朝家所以敦恤者
如此其至而只緣後裔之不肖誠薄尙未蒙易名之 典夫以大
君而無節惠 國乘以來所未前有也且以吾先祖昆弟言之撫
安宜安亦嘗蒙 賜諡之恩況乎吾祖之德之行較諸兩大君尤
有所想懸者乎由是而 列聖之恩禮未能對揚先祖之潛光無
以發揮此莫非不肖輩之罪也而屢百年抑鬱於幽明之間者容
乎旣乎滄桑屢燮兵燹間經文獻之可徵者十不存一而不肖等
殫誠竭力博採舊聞掇拾殘缺裏足遠來願得一言之重蓋其向
先追遠之誠有足以感人而不佞亦嘗聞公之至行隱德矣未敢
終辭然不佞旣非善於辭令者則又何敢贅說只序次其家乘所
載者如右以俟當世立言君子之採擇焉
通訓大夫前行安義縣監晉州鎭管兵馬節制都尉西原
韓啓重謹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