특화콘텐츠
  • 특화콘텐츠
  • 호남근현대문집
  • 둔재집(遯齋集)
  • 卷之五
  • 雜著
  • 三才說

둔재집(遯齋集) / 卷之五 / 雜著

자료ID HIKS_OB_F9008-01-202111.0006.0001.TXT.0010
三才說
或問大傳曰。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夫人以藐然之身。處天地間。而參爲三才。何也。曰人之生也。得天地生物之心而爲心。心之所具。乃是仁義禮智信五者。所謂性也。五者之中。仁義禮智。各有界限。蓋仁主溫愛。義主斷制。禮主恭敬。智主是非。而仁之一字。未嘗不貫通乎四者之中。仁固是仁之本體也。義則仁之斷制也。禮則仁之恭敬也。智則仁之分別也。若夫信。則是箇眞實無妄底道理。是以聖。賢將說五常而只擧四常者。以其信在其中。如五行之土。居中宮而爲四行之地盤也。且將說四常。而特擧仁義者。亦以其仁屬陽剛。義屬陰柔。而如天地之以陰陽剛柔。各立其道者也。然所謂陰陽者。是陽中之陰陽。而以氣言之也。所謂剛柔者。是陰中之陰陽。而以質言之也。故天地之道。非陽剛。無以發育萬物。非陰柔。無以收斂萬物。此元亨利貞之理然也。木火金水之行亦然也。春夏秋冬之序亦然也。論其本原則太極生陰陽。陰陽生五行。而陰陽旣各分而爲二。故陽之初。爲木爲春爲仁。其盛爲火爲夏爲禮。陰之初。爲金爲秋爲義。其極爲水爲冬爲智。推之而及人道。則仁之惻隱。方自中出。而禮之恭敬。已盡發於外。則正如春生而夏長。義之羞惡。方自外入。而智之是非。已全伏於中。則正如秋斂而冬藏而春之生氣。未嘗不貫通乎四時之中也。此天地人一理。內外本末。流通貫徹。無少間隔。則謂之一物。未爲不可。然天以陰陽成象而立其道。地以剛柔成質而立其道。人以仁義成德而立其道。隨事著見。因其象類。分爲三才。何足疑貳於其間也哉。然是乃上聖之資。全無物欲之累。而生知安行者。可以能之。其次學知困知。而利行勉行者。及其成功則一也。若其氣稟昏濁。又有物欲之蔽固。而不能克去。則爲愚爲不肖。而天命本然之性。固未嘗差殊也。然則其將汨溺於氣之拘。物之誘。安於暴棄而已耶。抑將去欲變質復理。如古昔聖賢至訓。而探討服行耶。上自洙泗。下至洛閩。以及我東諸先生之書。無不是做人底樣子。以其昏駁之質。蔑劣之學。或作或撤。而可望其克復性初耶。然則學之序。當如何。必以尊德性爲主。而須於道問學。亦不可不盡其力。蓋曰尊德性。所以存心而極乎道體之大也。道問學。所以致知而盡乎道體之細也。此又朱子。推明子思之義。而尤眷眷於後學者也。嗟。吾晩學。毋以氣稟之澆漓。心量之偏滯。才藝之魯鈍。爲自諉自畫。蚤夜敬畏。一遵聖賢親切之訓。而痛切加工。以求自己分上寡過之道。則吾天理之本然。有終不泯。而旣渾具於貞靜涵養之中。藹然於敷施發用之際。則旣生天地間。而知其所以爲天地之理。有是人形。而知其所以爲人之理。而聖人作易畫卦。三才之意。推可知矣。但恨人之不能盡心盡性。而立其道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