디렉토리열람
  • 디렉토리열람
  • 유형분류
  • 효당문집(曉堂文集)
  • 卷之十
  • 李氏瞻掃齋記

효당문집(曉堂文集) / 卷之十 / 記

자료ID HIKS_OB_F9008-01-201902.0011.0001.TXT.0041
李氏瞻掃齋記
金馬郡之內山洞。李氏庄也。直其村之北。有山焉。岡麓相引。風氣合萃。李氏葬於此凡五世矣。其自最尊位。至從而祔者。纍纍相望。未必其嚮背皆一。而儼若父祖峙於堂。子孫列於房序之間。歲十月霜露降。則蘋藻芬苾。秩秩有薦。而但以未遑齋舍故。其祭而齊宿也。燕而合族也。事有不備。有昶魯氏篤於追先。不謀其族而獨營於心。以丁亥春。卽其南爲四楹之齋。其林巒水泉之勝。余未及目。獨以所感於是事者爲記可乎。夫薦墓之禮。約於祭廟。祠堂之設。重於墳庵。乃吾邦近日之俗。墓享或豐於廟食。構齋或急於建祠何哉。此無他故。爲祭其親盡之墓。則親盡之子孫共之。其體自與一家之所私者異也。是其備物而享之也。宏舍以護之也固宜。顧以其族人之共之者衆也。凡有興作。議岐而力不專。歲月而持之。分寸而合之。其營也似易而實難。其成也不亟而或徐。有能不待衆力。而獨辦其役如昶魯氏之爲者乎。夫祭以族人。則無一朝難繼之虞。齋以獨成。則有當日亟就之功。此其爲事。固足爲人人法矣。方邪說橫流之日。而存追遠不忘之思。騖利若狂之時。而有拾已不吝之事。李氏諸子孫。又誠體昶魯之苦心。知仁孝之里。不以邪世而或亡。闔門之役。必以一己而爲先。則嗣是而作者。固將有大焉。又不止斯齋而已。余觀昶魯氏重厚長者。其行誼著于家鄕。有足使人感而不能已者。玆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