디렉토리열람
  • 디렉토리열람
  • 유형분류
  • 효당문집(曉堂文集)
  • 卷之十
  • 黃山祠記

효당문집(曉堂文集) / 卷之十 / 記

자료ID HIKS_OB_F9008-01-201902.0011.0001.TXT.0010
黃山祠記
有一大人先生。興學倡道。闢陋荒於一代。啓文明於百世。則百世之下。士皆崇慕之。況以遺裔而承其流澤。立祠以尊之。舍菜以享之。隨所在而各致其誠。夫豈可得以已哉。大邱舊有仁興書院。享高麗門下侍中文憲公露堂先生。及其子孫之有功德者凡數公。至今士林歸嚮之。獨其後仍之居湖南者。以地域旣遠。不得以時駿奔。相與恨之。蓋數世矣。有秋君鏞禧倡于宗曰。往儒化之盛。俎豆先賢。或以其鄕里。或以其杖屢所及。或以其子孫之居。有一賢而疊祠數十者矣。人不以爲嫌者。爲其道廣也。慕之者衆也。今吾祖之世。雖已遠矣。而在麗氏事佛之日。繼安文成。而倡學興儒。以惠敎我東土者。非文憲公歟。夫澤流一家。一家尸祝之。功被一國。一國尸祝之。縱以衰微之故。不得與一國者竝。獨不可祠于玆地乎。迺卽其所居黃秋山下。程子川之上。得精廬爲講堂。建祠其北。妥奉文憲公。以其七世孫洗心公水鏡配之。洗心公仕明爲武康刺使。壬辰東援。屢立破賊功。及卒。自上侑祭。有八載勳勞如山如海之語。不惟其功存社稷。足配先德。自中國而復東。爲中遷之祖。在子孫慕之尤倍也。其他有不能幷擧。且以竢異日云。夫人於祖先。非所當祀而祀則汰。祀之止可專於一方。而推而廣之則濫。汰與濫。君子譏焉。若其功澤及於無窮。而子孫追而祀之。非所謂汰也。有祀之宜。不拘於地域。而今又有設焉。非所謂濫也。今則以文憲公倡學之功。後以洗心公衛社之勳。而仁興之祠。非可限於彼而已。則秋氏之擧。又孰得以議哉。抑嘗觀世俗之爲是也。侈其丹臒已耳。崇其俎豆已耳。語其祖先之心法。則或昧焉。問學事業。則或莫之思繼也。書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德之不馨。如享神何。故今而後。秋氏之所以追先德而修之於己也。尤不可以不篤也。夫如是。吾將見是祠與仁興而幷峙於無窮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