디렉토리열람
  • 디렉토리열람
  • 유형분류
  • 효당문집(曉堂文集)
  • 卷之六
  • 雜著
  • 拓軒說

효당문집(曉堂文集) / 卷之六 / 雜著

자료ID HIKS_OB_F9008-01-201902.0007.0001.TXT.0009
拓軒說
友人尹子仁。自金陵僑居求禮之竹川。昕夕從遊於德川。先生爲之扁其室曰拓軒。蓋欲使顧名思義。展拓其懷抱也。余與子仁交好日淺。然間與接其言貌。謙厚寡默。飮終日絶逾溫。未嘗一言忤人。蓋其謹拙自持如此。雖有過尤或寡矣。抑余觀人。生質之不齊。自賢以下。不能無偏。仁者少斷制。剛者少溫柔。愿者質。巧者慧。如五味之各有性焉。任其偏而不以所無劑之。雖其質之美者。亦終爲病而已。是以君子貴夫自知偏而克之也。沈潛之剛。高明之柔。取彼濟此。斯其爲克之之道也。雖然人之不學。無責耳矣。苟志于學。天地之大。古今之遠。理義之精。事物之粗。其包無外。其變無端。其錯綜紛綸而塞于宇宙者。至無窮極。何莫非吾之所當窮與吾之所當爲也。故必有敻邁卓越之志。强毅奮發之氣。寬以居之。果以行之。然後有以通天下之故。盡吾心之量。而高明廣大。可馴而致也。若乃卑近之狃。隘拙之守。苟且自晝。不知所以拓而大之。則其視天地萬物。非盡己有。世間萬事。不屬己分。方寸之地。必將固陋暗黯。囿滯梗塞。而學終不能以達矣。此聖人所以病柴也之愚。而卒有取於狂者。而朱先生於陳安卿。勉之以覽人物閱事變。恢拓其志氣者也。子仁旣以是揭于室矣。余願益讀書取友以廣其識。涉世觀變以廓其量。如作巨室。規模先立。如上東岱。萬品皆低。則天地之大。古今之遠。理義之精。事物之粗。皆備於我。而豈自外得者哉。如余之偏駁佻淺。騖高忽卑。將子仁是師。而物有質惡而可以功美者。石之於玉是也。余其或可當石乎。故爲是說以相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