디렉토리열람
  • 디렉토리열람
  • 유형분류
  • 효당문집(曉堂文集)
  • 卷之五
  • 牘(2)
  • 答權輝遠【玉鉉】

효당문집(曉堂文集) / 卷之五 / 牘(2)

자료ID HIKS_OB_F9008-01-201902.0006.0001.TXT.0026
答權輝遠【玉鉉】
前承惠疏。宜有以覆之。汨汨文墨。未暇也。近更取來書反覆。何其意之眞摯。而辭之馴雅有法度也。鈺於哀座。未曾從容一日。第知其爲法家佳子弟而已。今見其發於辭者。能祛世俗蕪陋之習。駸駸入於雅古 非得於中者有條有理。何從而有此。艶賀艶賀。所評陋文。亦見眼目不苟。自有權衡。不隨人低昻。但文之起結。不一其法。如從初汎論。則至本題下。必有舖敍以收拾其一篇。若其劈頭。已有贊語。看破本題。則其下乃其餘波爾。陋文前一半。已說盡所感於三城翁之書者。後一半政是汎論。倣古煙波搖曳之法。而其結則又不可無一句回顧。故以簡語掉之。若如所示。此下復用贊語。則前一半已露泄眞面者。其氣腐死。不堪道矣。今人多讀訓詁文字。要以詳細疏釋爲貴。不復知繁簡蓄洩。本自有節。農巖所歎冗靡膚率之病。政謂此爾。讀更細察之。喪中不廢讀書 古人有訓。意哀座亦當不忘其所有事。而但恐家常事物。時或妨奪其力。不知有定心成規不被奪否。先公挽語。何待哀懇。但苦素不嫺。此强構數絶。無以副孝思也。困暑只此爲謝。惟哀中保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