디렉토리열람
  • 디렉토리열람
  • 유형분류
  • 효당문집(曉堂文集)
  • 卷之三
  • 答全子脩

효당문집(曉堂文集) / 卷之三 / 書

자료ID HIKS_OB_F9008-01-201902.0004.0001.TXT.0027
答全子脩
鈺與吾兄交。爲日雖淺。中心相慕悅。進業相期待。自謂諸人中特有偏深之好。而平居嬉狎。不一效其箴輔之義。又自別來。思惟黯黯。至或發于夢寐。而不及折一札以相問訊。疏慢無狀。其爲朋友之攸斥宜哉。而迺者辱惠書。縷縷至數百言。自述其所以爲學之本末。意若以求資於鈺者。雖其見許過厚。非所敢任。其意甚款。其辭甚質。披露情眞。絶無浮飾。壹如兄之爲人焉。讀之再三。固極感歎。又愧夫淺陋無以對之耳。雖然。以兄之讀朱子書有年。而猶憂學之無門而入也。則鈺亦等是患者。請一言而相勉可乎。夫學者之於書。固無不可讀者。然天下之載籍至博。一人之聰明有限。雖使弊弊然窮一生於其間。卒不可以盡取爲己之有。則亦擇其最切要者。爲之而已。六經四子。尙矣無論已。卽其外。無若朱子書者。蓋其密眇如蠶絲牛毛。浩漫如地負海涵。大之爲天人性命。細之爲事物節文。近之爲身心言動。遠之爲國家政敎。與夫自古聖賢經傳議論。出入明晦高下精粗之辨。無不畢具於其中。而尤於其弟子學者。而所以砭之誘之進之退之之術。加詳切焉。後之學者。直不用力於此耳。苟能依其所讀書法。期之以悠久。治之以專精。虛心玩意。諷誦講究。日所觀不過一二篇。要必得之心乃已。不復知此外有何書者。則其淺深則有矣。未嘗無無得者。而患在一涉其流。見其無異常奇特之說。遂以爲平淡可厭。因不復試力焉耳。鈺之所以勞而無獲。倀倀至今。正坐此耳。如吾兄豈有是哉。昔退陶先生敎人。必以朱子書爲務。而其自爲學也。亦皆一本於是。卒其所就爲東方群儒首。此誠後人之所共仰而爲法者。而今世之號傑士能文章者。乃或不屑考亭。甚且至顯然譏排之。彼固不知量也。然自吾輩而言。其所懲創奮勵。而至老死。從事不休者。尤不在玆乎。因吾兄辱問。偶爾及此。幸望有以裁亮而還敎也。適會久病。修覆此遲。或蒙見宥。今所未究者。當亦繼進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