디렉토리열람
  • 디렉토리열람
  • 유형분류
  • 효당문집(曉堂文集)
  • 卷之三
  • 答郭愚軒

효당문집(曉堂文集) / 卷之三 / 書

자료ID HIKS_OB_F9008-01-201902.0004.0001.TXT.0016
答郭愚軒
年來不復奉一書請起居。亦不承寵誨之辱。私竊謂此丈亦已老矣。不復有事於往復論議之間。頃伏蒙俯惠長箋。副以心說一通。就年前鄙答中新艾論心處。敷衍辨析。灑灑纚纚。不苟且依違於兩間。而必欲反覆詳討。究其得失然後止。自顧淺弊。無過人知識。敢不竭所知以求對揚盛美乎。心之能主宰情性。以其有虛靈知覺。足以管天下之理。應天下之事。所引朱子及黃陳諸說。固自不易。但後人知虛靈知覺爲合理氣之物。而不知其合之之狀。有如朱子燭火得脂膏光明之喩。故往往昧於主資之分。而有若二物夾雜相半。又有以爲是皆專是氣一團。而理特載在其上。如寄寓然。於是論心字。紛然莫定。夫虛靈知覺。誠是氣也。則心固是氣。以心氣主宰性理。是理不能主宰。而反被主宰於氣矣。其得失不難辨矣。虛靈知覺。旣已合理氣。則心固是理氣合。故能主宰乎性理。【盛論中。此意不一。】是主宰字。有似犯氣力。正如彼【性】一而我【心】二。彼寡而我衆。衆寡之形。强弱之勢。不能不相制於方寸之中。是其名言之際。亦不爲無失矣。理與氣合。便能虛靈。便有知覺。所以心能主宰乎情性。然若其主宰之名。則在理不在氣。燭火之光明。以其得脂膏爲資。而乃其光明之德。則燭火而脂膏也。主宰則理。艾翁此語。正是立大本見眞體之論。新丈乃以徑約而病之。其所自爲說。亦自詳密。然細究之。主宰妙用。壹皆推本於性。而心則似秖以氣之靈當之。此鄙書所以云云也。蓋心固可以理言。亦可以氣言。然所言之地頭各異。若其地盤界至。發用運行。固是氣。至其主宰情性。管攝體用。則乃天命本然之體。而非可以夾氣說。所謂主宰者卽是理。盛釋朱訓。已自明白。而猶未釋然於艾翁何也。以愚所聞。性猶人之具四體也。情其四體之動作也。心則猶人之有身也。人身者。乃四體動作之總名。心統性情。不若心者性情之統名。其不以是歟。故艾翁論心性。有統體條理之辨。渾然統體之中。自有粲然條理之具。合而言之則一也。分而名之則二也。如此然後。所謂天理在人之全體。方有下落處。其曰全體則所包者廣矣。曰在人則其有當體之氣。爲其地盤亦明矣。盛論於此。非不曲折詳盡。而但將合理氣作主宰看。於古人命名之意。一身建網之體。似有一重障礙。未甚透徹。意者新翁之說。有以先入之也。新論汎看。何嘗不是。以之駁主宰。則理一句。恐未的當。且當初朱子之意。以能覺者氣之靈。所覺者心之理。兩下說來。而不曰心之靈性之理者。正以見心之爲物。有能有所。統性統情。宰物而不宰於物。而新翁乃謂主宰則心。主宰底則理。是判心與理而二之者也。心與理。或亦可以分言。不可分處而分之。是則心只是氣質之心。血肉之心。而非所謂本然之心也。此愚所未敢喩也。而吾丈篤信之。要之鄙見有未逮耳。然亦嘗有所聞矣。朱子稱心字似帝字.以在天則帝。在人則心。同一主宰也。在天之宰。旣爲理。則在人之宰。獨非理乎。又嘗謂主宰常定者心。發出不同者性。此言主宰常定之中。發出自有不同。發出不同之時。主宰不害爲常定。其相須之妙有如此。發出者爲理。而主宰者獨非理乎。又嘗謂心妙性情之德。所以立大本行達道。天理之主宰也。焉有以天理之主宰。而主宰反不爲理者乎。請更平心思究。勿拘前說。而務歸至當爲幸。久不談此事。因辱敎。强爾貢思。以入夏來。苦頭熱。不能耐思。稽延至。今又不免蕪率。極庸爲罪。環顧省內。老宿凋盡。無復先輩講學之緖。而殘夜長庚。獨能配月。所以瞻注軒屛。有倍餘人。伏冀起居加護。著述益富。用答遐外之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