특화콘텐츠
  • 특화콘텐츠
  • 호남근현대문집
  • 송재선생문집(松齋先生文集)
  • 卷之五
  • 附錄上
  • 年譜

송재선생문집(松齋先生文集) / 卷之五 / 附錄上

자료ID HIKS_OB_F9008-01-240801.0006.0001.TXT.0001
年譜
大明孝宗皇帝弘治十一年戊午國朝燕山君四年五月二十一日丙辰未時先生生于羅州居平面南山村【羅州古號錦城先生先世以來世居仍貫居平在州酉三十里】
十二年己未燕山五年先生二歲
十三年庚申燕山六年先生三歲
十四年辛酉燕山七年先生四歲
十五年壬戌燕山八年先生五歲神清氣秀穎悟岀人考參判公日益奇之
十六年癸亥燕山九年先生六歲荘重有長者氣像灑掃之節應對之儀賓客莫不愛重焉
十七年甲子燕山十年先生七歲始著述吐辭成章聲名藉蔚
十八年乙丑燕山十一年先生八歲讀小學○着新襪有詩曰新歲着新襪歲寒不知寒借問是誰恩母恩若泰山
武宗皇帝正德元年丙寅中崇大王元年先生九歳射帙有詩
二年丁卯中宗大王二年先生十歳○家貧好讀書常燃松達曉不待師教淹貫經史詞藻燁然
三年戊辰中宗大王三年先生十一歲受參判公訓詩○參判公草謝公車隱居養德以訓誨後進爲己任作詩戒二子監察公世緝及先生先生服膺不失學業日進參判公詩曰垂論情何有常懷二子憂言思千里應行顧一身修孝乃非徒養友于無或猶待朋宜久敬叙族盡和柔門祚當衰薄功名可早收謙卑恒受益驕亢必招尤寄汝平生戒須從這裏求
四年己巳中宗大王四年先生十二歲性至孝常不離父毋之側遊必有方家貧無以供甘旨躬自漁獵以需朝夕未嘗乏絶與兄監察公友愛天至出人必隨寢食不捨鄊人莫不欽服
五年庚午中宗大王五年先生十三歳
六年辛未中宗大王六年先生十四歲
七年壬申中宗大王七年先生十五歳
八年癸酉中宗大王八年先生十六歳
九年甲戌中宗大王九年先生十七歲丁妣貞夫人尹氏憂哀毁踰制旣葬廬于墓則晨多上墓號哭風兩不廢隧外自成一蹊見者爲之隕淚
十年乙亥中宗大王十年先生十八歲
十一年丙子中宗大王十一年先生十九歲服關○家計旁落小不介意養親之暇惟以講讀爲業曰事庸學諸書深究性理之學爲文章必根據經傳不爲空言浮辭
十二年丁丑中宗大王十二年先生二十歲聘夫人潭陽田氏原從功臣世均女陞隱祿生后也
十三年戊寅中宗大王十三年先生二十一歲卜居于洞中安陽村○性剛而心和制事以義接物以仁隣里多有化者
十四年己卯中宗大王十四年先生二十二歲十二月丁參判公憂時靜菴趙先生爲衮貞所誣謫綾城參判公抗章訟寃姦兇大恚及靜菴致命後參判公亦被禍
十五年庚辰中宗大王十五年先生二十三歳
十六年辛巳中宗大王十六年先生二十四歲
世宗皇帝嘉靖元年壬午中宗大王十七年先生二十五歲春服關○時士禍荐酷氣節沮喪先生作病栢賦以寓傷時之意膾炙一時而稱有屈宋之遺韻
二年癸未中宗大王十八年先生二十六歲○倣藍田呂氏遺䂓修洞契立鄕約【遺風餘俗至今猶存】
三年甲申中宗大王十九年先生二十七歲讀書于七精寺○秋赴鄕解中員初試【○遺風餘俗至今猶存】
四年乙酉中宗大王二十年先生二十八歳春中生員㑹試○中庭試初試以崇節義論居魁
五年丙戌中宗大王二十一年先生二十九歲居泮齋肄業魁朔製以俗尚策被選○時經己卯之禍士習浮薄而先生律己有法儕流皆敬服
六年丁亥中宗大王二十二年先生三十歲中庭試初試以喜雨賦居魁
七年戊子中宗大王二十三年先生三十一歲秋登文科别試丙科覆試以禮制䇿居魁殿試以齊魯所尚䇿入格慶州金萬鈞榜下
八年己丑中宗大王二十四年先生三十二歲調羅州訓導階從仕郎
九年庚寅中宗大王二十五年先生三十三歲行羅州訓導階承仕郎善教導一州士民翕然悅服毎遇事是非甚晣而接人則和氣藹然一瞻顔色者如飮醇酎焉【按歴仕錄只有除拜日月而不詳其遞罷故依所錄只言其除職】
十年辛卯中宗大王二十六年先生三十四歲閏六月二十七日行羅州訓導陞通仕卽
十一年壬辰中宗大王二十七年先生三十五歲十月二十日行黃州訓導陞啓功卽
十二年癸巳中崇大王二十八年先生三十六歲二月十八日仍本職陞務功卽
十三年甲午中宗大王二十九年先生三十七歲四月二十四日權知成均館學諭階宣務郎八月六日行成均館學諭陞宣教郎○入史官薦拜藝文舘檢閱兼春秋館記事官
十四年乙未中宗大王三十年先生三十八歲春解官歸鄕作洞中八景詩
十五年丙申中宗大王三十一年先生三十九歳春拜藝文館檢閱○寄書戒從子恒慄先言陳烈先生靜坐求心之工次言朱夫子讀書應擧之法終之以明善誠身之學○登重試壯元以禮讓䇿居魁○陞奉教○爲金安老所誣下獄被栲冬荐棘于固城縣時安老用事戕殺忠賢恣行貧虐人莫敢言先生因重試大對論時弊畧曰今世之立朝者自以爲同道爲朋而各懷偏黨之見不以邪正之消長爲治亂之大慮而患得患失之念常存乎中故互相排擯之不暇而不知衘怨於散地者爲他日致亂之機此所以寒心於有識者也殿下若於此時少墜於不公不正之手則殿下之朝廷恐不止於不和也豈特指鹿之姦獨出於二世之朝廷乎盖指鹿之姦指安老也安老大恚誣以傾陷朝廷逮下獄酷加栲掠骨髄迸碎先生拾碎骨盛佩囊曰父毋遺軆不可棄也遂裂衣書血䟽有曰上有堯舜之君下無稷契之臣爲國丹忱白日照臨上覧䟽惻然特宥之荐棘于固城
十六年丁酉中宗大王三十二年先生四十歲十二月二十一日以藝文館奉教兼春秋館記事官召還入對便殿賜御醖○先生在棘中朝夕屢空恬不爲意日誦心經近思錄庸學諸書座隅書揭忠信二字嘗作歌詞以叙其憂愛之忱有時吟罷北望揮涕上遣中使偵察其死生中使歸報甚悉上乃大感悟時且諫官梁淵上章辨先生被誣状仍劾安老安老遂貶死特旨以前任奉教召先生還入對便殿賜内醖以示悔謝之意也
十七年戊戌中宗大王三十三年先生四十一歲秋登擢英試壯元以衛武公抑戒論居魁○九月二十四日拜禮曹佐郞陞奉直郎○二十九曰陞弘文舘副修撰知製教兼經筵檢討官春秋館訖事官自此至通政以下内職例帶知製教
十八年己亥中宗大王三十四年先生四十二歳二月十五日拜弘文館修撰兼如故○三月二十一日拜兵曹佐郞○四月二十日拜兵曹佐郎階通善郞○八月十日拜司憲府持平○九月十九日拜禮曹正郎○十月二十八日拜兵曹正郎兼春秋館記事官階朝散大夫
十九年庚子中宗大王三十五年先生四十三歲二月一日拜兵曹正郎兼如故○十八日拜兵曹正郎○三月二十七日拜司諫院獻納○五月二十一日拜弘文館校理兼經筵侍讀官春秋館記事官○六月二十五日陞弘文館副應教兼經筵侍讀官春秋館編修官世子侍講院弼善階奉列大夫與同僚上䟽陳時弊仍請講小學時有子弑父妻弑夫之變又因己卯之禍士皆諱言小學先生與同僚聯名上䟽請講小學明人倫正士習其畧曰今之諱言小學者臣等固知之矣己卯年間年少新進之士以迂遠狂狷之資徒有古尚志之心又信殿下好善之誠不揆王者必世後仁之意以謂三代至治可期日而待於是乎倡小學於其間而人知趨向之方然其從之者或尚詭激之習不無促迫之弊非小學之教然也萋斐一織打盡士林并與其書而詆毀之有如宋朝僞學之禁嗚呼不習之於小學無以收其放心養其德性朱熹之言豈欺我哉云云○七月二十日兼侍講院弼善○九月九日拜典設司守○二十四日拜弘文館校理兼如故○十月八日拜弘文館副應教○十一月十日拜繕工監僉○正三十日拜議政府檢詳陞舎人兼春秋舘編修官
二十年宰丑中宗大王三十六年先生四十四歲三月二十一日拜司憲府掌令○四月二十五日拜弘文館校理兼如故○賜暇湖堂堂在東湖乃國家儲養人才之地極選文學之士以充之輪番讀書與其選者榮比登瀛先生與退溪李先生河西金先生及林錦湖亨秀鄭林塘惟吉諸公修稧讀書討論性理之學有湖堂修稧錄及失鶴唱酬詩○九月十五日拜議政府舎人兼春秋舘編修官侍講院文學○十一月二十六日守侍講院輔德
二十一年壬寅中宗大王三十七年先生四十五歲三月二十七日守侍講院輔德階奉正大夫○五月十八日守司甕院正○撰教授金公粹南墓表○十二月二十一日守司僕寺正
二十二年癸卯中宗大王三十八年先生四十六歲二月八日守弘文館副應教兼如故○二十八日守弘文館典翰兼如故○三月二十八日守弘文館典翰兼藝文館應教他兼如故○承命按獄扶餘縣時縣有疑獄久未決先生按得其情人稱神明○將行河西金先生作詩送之○六月一日拜弘文館典翰兼藝文館應教他兼如故階中訓大夫○八月十二日拜司憲府執義階中直大夫○因災異上䟽陳弭灾之道時天災人妖連年荐臻先生與同僚聯名上䟽陳戒七條請觸類而長之以爲應天弭灾之道其一曰勤聖學二曰嚴宮闈三曰明教化四曰振紀綱五曰信任人六曰養士氣七曰崇節儉其論嚴宮闈一條極言内治之不嚴宮禁之不肅仍斥戚屬之憑藉恩寵誇耀矝惕爲構禍士林之邪徑盖是時文定王后之弟尹元衡恃恩專恣故䟽意實欲防微杜漸也及至乙巳而始驗矣○十四日守主簿寺正○二十五日拜司憲府執義○十一月十一日拜成均館司藝○二十九日守尚衣院正○十二月六日守尚衣院正守通訓大夫
二十三年甲辰中宗大王三十九年先生四十七歳正月三日特陞通政大夫吏曺參議○二月十四曰拜承政院同副承旨兼經筵參贊官春秋舘修撰官○六月二十八日陞左副承旨○八月七日授折衝將軍忠武衛上護軍○十月十曰授龍驕衛副護軍○十二月二十日拜成均舘大司成是年十一月中廟昇遐仁廟嗣位先生首膺泮長之命以正士習明教化爲己任
二十四年乙巳仁宗大王元年先生四十八歲三月二十七日授虎賁衛大護軍○八月十六日拜掌隷院判決事○二十四日拜司諫院大司諫○九月十六日陞嘉善大夫行司諫院大司諫兼同知春秋館事○是年七月仁廟昇遐明廟嗣位尚幼冲母后垂簾尹元衡等鼓煽危言媒孽善類休菴白公仁傑眉巖柳公希春游軒丁公煥下獄杖流禍將不測先生仍上䟽辨諸賢寃狀言甚切直奸黨惡之遂逓諫職先是中廟常眷眷於先生嘗語文定王后曰此人可以當國大事至是文定不忘先王遺意不忍以重罪加之故先生得免慘禍云【䟽本逸】○廵撫海西時海西凶荒特命先生廵撫先生盡心存恤西民懷之咸稱羅夫子至模其像而祀之
二十五年丙午明宗大王元年先生四十九歲十一月二十曰拜司憲府大司憲兼藝文館提學先生旣長憲府復申前言力救乙巳賢奸黨惡之遂罷○撰遯湖朴公嶙墓表○十二月三十日拜漢城府右尹○坡原君尹任被禍後李芑等錄勲以先生曾入侍忠順堂欲與晦齋李先生並錄勲籍先生獨厲聲斥之力避不從奸黨惡其異已擯不容朝
二十六年丁未明宗大王二年先生五十歲正月十六日拜漢城府左尹○二月八日兼五衛都摠府副摠管○二十六日拜漢城府左尹兼同知春秋館事○夏充明聖節使如上國先生至京奏事詳敏天子大加稱賞特賜四書四件黃玉燭一雙銀杯一雙秋還朝○閏九月十六日拜忠清道觀察使兼兵馬水軍節度使○時加罪乙巳諸人先生又不容於朝
二十七年戊申明宗大王三年先生五十一歲十月十四日拜漢城右尹○䟽論文昭殿事○奸兇軰以仁廟君臨未踰年謂不可入文昭殿先生上䟽極論其悖義【䟽本逸】
二十八年己酉明宗大王四年先生五十二歲二月四日拜漢城府右尹兼同知春秋館事尋出爲全州府尹○文昭之議先生獨上䟽駁之抗直不撓凶黨惡之遂斥岀補外
二十九年庚戌明宗大王五年先生五十三歲○完府地大物衆素稱難治先生政尚寛和兼興文教牒訴之暇㑹儒生親授經傳一境洽然
三十年辛亥明宗大王六年先生五十四歲春哭季子悅子悅聰明好學以才行薦授參奉來覲病卒先生大加傷慟時且邪說再起國事日非先生憂憤遂成疾○六月十四日卒于府衙臨卒惓惓以民國爲憂且命勿受吏民賻儀及卒一州士民奔走號痛如悲至親○訃聞震悼賜賻如儀遣禮曺正郎梁應台諭祭禮葬于故居東松林山卯坐之原【考參判公墓下】
毅宗皇帝崇禎後壬午肅宗大王二十八年士林立祠于松林山東俎豆祀之○羅州儒生崔信等上書于州牧請立院宇于故里杖屨之地牧使李公徴楫經紀之翌年癸未仲春撰上樑文仲秋奉安位版大司諫林濩撰奉安祭文及掌享祝文
七十六年癸未肅宗大王二十九年正月行狀成寒水齋權文純公尚夏撰
一百二十九年丙子英祖大王三十二年八月墓表陰記成○先湜尤菴宋文正公時烈大書表墓曰大司憲羅公諱世纘之墓至是屏溪尹公鳳九追記石陰
一百五十年丁酉正宗大王元年文集成○先生孫縣監德元歎先生製作多散逸嘗謾書曰祖父都憲松齋先生居家篤孝悌立朝竭精忠其表顯當時流布後世在人耳目昭不可泯者多矣其發於詩賦著於䟽策者亦無非贊襄治道扶植綱紀炳朗一世信乎其有德者能有言也惜乎其清詞佳什不能謹守幾盡散失無餘豈非可歎也哉云云其後七世孫致絅蒐輯若干詩賦及䟽章諸作裒錄編成無愁兪公最基校正至是八世孫星五等修潤以成
純祖大王二十九年己丑先生文集刋板成○先是文集用活字印行至是更加校讎彚爲三卷拜附錄一卷翻刻木板藏于松林院宇己巳撤院後移藏于松林追遠堂
哲宗大王十一年庚申六月二十五日贈資憲大夫吏曺判書兼知經筵義禁府事弘文館大提學藝文館大提學知春秋館成均館事五衛都摠府都摠管○道學忠義卓異特贈正卿事承傳
哲宗大王十二年辛酉謚狀成左議政趙公斗淳撰
哲宗大王十四年癸亥賜謚僖敏公【小心恭愼曰僖應事有功曰敏】
上正王元年甲子遣禮官宣謚禮官吏曺正郎鄭公鍾學
上王三十六年己亥神道碑成淵齋宋文忠公秉璿撰銘○教官宋秉始書○待制趙夔夏篆冬墓碑成勉菴崔先生益鉉大書其面曰資憲大夫贈吏曺判書謚僖敏松齋羅先生之墓○旁十一世孫秉軾撰銘
上王四十年癸卯祠宇遺墟碑成設壇而境内章甫春秋爼豆焉
上之六年壬子春遺事成從後孫前正字經成撰夏文集重刋○先是刋板藏在松林追遠堂矣上王己丑臘晦不幸失火刋板無有故用活字印行原集四巻附錄二卷追錄一卷遺墨六板合成七卷